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根本要求和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内在需要,各地仍然存在行政审批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效率不高、服务不优等问题。现就当前行政审批低效率问题的成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主要原因
1、基层基础不够到位。“三集中三到位”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理应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该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审批网上集中;审批事项进驻中心到位,对窗口审批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但我市受场地限制,入驻单位没有全覆盖,多点办事现象仍然存在;少数单位授权不到位,部分窗口不能办理,存在“体外循环”现象;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造成网上电子数据在传递,网下纸制文件在递交,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办事成本。
2、流程优化不够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些部门创新不够、适应不强、效率不高。从思想看,强调客观原因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少;墨守成规的多,吃透上情、洞悉下情、寻找出路的少。从行为看,想问题、办事情部门利益至上,脱离基层和企业的实际,从而导致审批程序复杂化,审批要求多样化,审批行为机械化。
3、部门协同不够到位。有的审批事项除了内部流转审批外,还涉及多个部门的流转,并且有的审批互为前置,造成服务对象在多个窗口和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增加了审批环节,难以缩减审批时限。有的事项涉及省、市多个职能部门,省级未成立服务大厅,难免出现多头跑、往返跑现象。
4、中介服务不够到位。中介是行政审批或行政权力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延伸,由于办理时限长、收费标准高,成为制约办事效率、影响投资环境的突出问题。由于随州市场有限,中介机构数量少、资质低、空白多,服务质量不高。房产评估、环境监测、规划设计、建筑审图、咨询报建、土地评估、防雷设计等中介组织垄断市场,没有建立竞争机制;人防工程图审、地震安全评价等中介机构没有设立,难以就近获得服务。此外,中介机构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为利益而“伸缩”效率,往往以“生存”理由“软抗”。
5、观念转变不够到位。一些非效率问题,比如说项目申请人与审批者在项目选址等问题上的商讨,以及劝阻申请方突破规定的不合理要求,相关博弈也被服务对象习惯性考虑进效率不高的范围内。又如,项目申请人为达到少交费的目的,“潜规则”的惯性思维,找了科长、找分管局长、再找局长,甚至找更高层级的领导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交费,这些也被服务对象认定为效率不高。
二、对策建议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是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不断完善。
1、夯实工作基础,在平台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夯实基础。依靠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结合权力清理和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督促部门限期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建立“批管分离”运行模式。二是坚持应进必进。凡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原则上都要进驻服务中心受理和办理。各部门要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理时限,避免出现审批事项两头受理和“体外循环”现象。三是坚持优化服务。在完善政务大厅审批和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尝试将竞争性中介服务机构等纳入政务服务大厅。此外,要建立上下联动机制,进一步推进市县乡三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
2、创新审批方式,在提速增效上下功夫。一是拓宽并联审批,为提速奠定基础。放大枝江“三证合一”经验,凡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实行“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方式。继续发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的优势,全面落实联审会议制度和集中会签制度,严格遵守联合审查办理时限,努力提高并联审批的办结量。二是拓宽工作领域,为提速增添动力。拓宽以投资项目和企业设立为重点的并联审批,采取主动衔接、超前联系、跟踪服务、全程指导等方法,组织投资项目进入并联审批。对审批的关键环节要出台规范性文件,如出台联合图审、联合竣工验收、联合收费、联合现场踏勘等配套文件,通过联审会议、提前介入,灵活变通、协调解套,开辟 “绿色通道”。三是拓宽信息运用,为提速提供支撑。建设统一的跨部门协同审批平台,构建数据交换和共享服务系统,实现跨部门审批事项的自动流转和相关证照批文的共享利用。
3、内外监督推动,在优化监管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内部监督。窗口单位对每个审批、核准事项,要制定相应内部约束和监督措施,规定审批科长(首席代表)和具体经办人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二是注重外部监督。发挥纪检监察部门作用,不定期对各单位有无“两头受理”等违规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对有违反规定的,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强化社会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到政务大厅现场暗访,跟踪报道,对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曝光。四是优化过程监督。增设全范围覆盖政务大厅的视频、音频监控,增加投诉处理取证方式,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特别是要加大实名建议、投诉、留言等进行调查处理力度,从纪律角度约束工作人员和窗口单位行为。 杨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