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物联网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全面贴近企业需求,无缝打造专业实用人才”是目前高校物联网专业教育的革新方向。
本系列教材是面向高等院校物联网专业方向的标准化教材,教材内容重理论且突出实践,强调理论讲解和实践应用的结合,覆盖了物联网的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技术等物联网架构所包含的关键技术。教材研发充分结合物联网企业的用人需求,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并参照多所高校一线专家的意见,具有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旨在使读者在系统掌握物联网开发知识的同时,着重提升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系列教材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色。
1.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本系列教材以应用型物联网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原有体制教育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深层次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动手能力,使读者在经过系统、完整的学习后能够达到以下要求:
* 掌握物联网相关开发所需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及开发过程的规范体系。
* 能够熟练地进行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
* 具备一定的项目经验,能够完成嵌入式系统设计、程序编写、文档编写、软硬件测试等工作。
* 达到物联网企业的用人标准,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
2. 以新颖的教材架构引导学习
本系列教材从整个教材体系到具体的教材内容都体现出普及知识、基础理论、应用开发、综合拓展等四个层面,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开展教学。具体内容在组织上划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涵盖普及知识、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内容;实践篇包括企业应用案例和综合知识拓展等内容。
* 理论篇:学习内容的选取遵循“二八原则”(即重点内容由企业中常用技术的20%组成),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知识点的学习,以章节为单位进行组织。章节的结构如下:
> 本章目标:明确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 学习导航:以流程图的形式指明本章在整本教材中的位置和学习顺序。
> 任务描述:给出驱动本章教学的任务,所选任务典型、实用。
> 章节内容:通过小节迭代组成本章的学习内容,以任务描述贯穿始终。
* 实践篇:以接近工程实践的应用案例贯穿始终,力求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配备相关知识的拓展讲解和拓展练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系列教材借鉴了软件开发中“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理念,组织架构上遵循软件开发中的MVC理念,即在保证最小教学集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横向或纵向裁剪。
3. 以完备的教辅体系和教学服务保证教学
为充分体现“实境耦合”的教学模式,方便教学实施,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本系列教材均配备可配套使用的实验设备和全套教辅产品,可供各院校选购。
* 实验设备:与教材体系相配套,并提供全套的电路原理图、实验例程源程序等。
* 立体配套:为适应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本系列教材提供完备的教辅产品,包括教学指导、实验指导、视频资料、电子课件、习题集、题库资源、项目案例等,并配以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
* 教学服务:教学实施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线课堂解决方案、专业建设解决方案、实训体系解决方案、教师培训解决方案和就业指导解决方案等),以适应物联网专业教学的特殊性。
本系列教材由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写,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有韩敬海、李瑞改、张玉星、孙锡亮、李红霞、刘晓红、袁文明、卢玉强、赵克玲、高峰、张幼鹏、张旭平等。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济宁医学院等高校的教师。本系列教材在编写期间得到了各合作院校专家及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在本系列教材出版之际,要特别感谢给予我们开发团队大力支持和帮助的领导及同事,感谢合作院校的师生给予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更要感谢开发团队每一位成员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有发现,可以通过邮件方式发至我公司教材服务邮箱(dh_iTeacher@126.com)。